中小学校服亟待与时俱进
前不久,国内部分中小学被爆有多名学生不愿意身着校服去上课,引起人们的热议。
据悉,早在1993年,相关部门就出台《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力求通过校服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形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起到强化德育、美育等教育功能。彼时,由于中国健儿身着蓝白色运动服在各项大型体育赛事领奖台上的英姿令无数人印象深刻,大多数学校都将统一面料、相同款式的运动服作为校服的首选款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审美观渐渐发生变化。于是,相关部门于2014年联合发布首个国家层面系统规范校服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在明确校服采购与生产的国家标准的同时,重点提出“改进校服设计式样”等要求。即便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其学校提供的校服感到不满,甚至有部分学生拒绝穿着校服。
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校服的样式问题。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约82%的受访者认为,时下国内中小学校服的设计缺乏时尚,款式过于单调;认为中小学校服并未展现出校园特色的受访者占比约为81%,配色“怯”、样式“土”、无法体现青少年的朝气,似乎已成为中小学校服越来越不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二是校服的采购问题。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服均是由中小型企业生产的,这些企业往往只能制作低成本、低利润的服装,且需要以销定产,并不具备自主设计校服的能力。考虑到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异,国内中小学普遍遵循均衡性更强的限价原则,通常将校服的价格标准控制在约100元/套。这就使得大型企业缺乏向校园拓展,尝试研发、制作高品质校服的意愿。三是个性化需求问题。在这样一个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小学生可以依托网络设备接触到更多时尚流行元素,相较20年前的那批青少年,他们对于个性化需求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
正因如此,国内中小学校服亟待寻求改变。一是相关部门与中小学校应该积极同各大企业建立合作,面向社会征集更加时尚、更有朝气、更具特色的校服设计方案,力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二是相关部门应该研究出台鼓励大型企业研发、生产优质校服的政策,从而使校方能够在控制价格的同时,为学生购得更高质量的校服,确保广大青少年穿得安全、穿得舒适。三是相关部门与校方应该积极同中小学生进行交流,在为其阐明校服所蕴含的校园文化、集体荣誉感等重要意义的同时,认真听取青少年对于校服样式、材质等方面的建议,最终在良好的学校整体形象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凡此种种,或能使国内中小学校服重获青少年的青睐。